表 1
读数
|
试样
|
吸光罩
|
标准反射器
|
代表的光量
|
τ1
|
无
|
无
|
有
|
入射光量
|
τ2
|
有
|
无
|
有
|
试样总透光量
|
τ3
|
无
|
有
|
无
|
仪器散射的光量
|
τ4
|
有
|
有
|
无
|
仪器和试样散射的光量
|
按表所示,重复读出试样规定位置的τ1,τ2,τ3和τ4值,确定均匀性。
计算总透光度:τt=τ2 /τ1
计算散射透光度τd=τ4-τ3(τ2/τ1)
计算雾度或散射光,或两者的百分率:x 100
在未磨耗的区域内找出至少四个均布的点,按上述公式确定试样的初始雾度。将每块试样的各个结果加以平均;或者将试样均匀地以3 r/s或更快的速度旋转来获得一个平均值,则可以代替上述四个测量值。
对于每种安全玻璃,在同样载荷下应进行三次试验。对于安全玻璃的外表面,试验磨 1 000转表示深磨表面的雾度;对于内表面,磨 100转表示浅磨表面的雾度。
安全玻璃的磨耗试验应在与试样和磨轮放置的环境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在磨耗痕迹上沿着轨迹最少取四个测量值.
7.5 结果表达
从总散射光的平均值中减去初始雾度的平均值,该差值表示磨耗试样所引起的散射光的结果。试验报告应注明使用的是 A光源还是C光源。
8 碎片状态试验
8.1 试验目的
评价安全玻璃破碎时碎片引起伤害的可能性。
8.2 装置和器具
使安全玻璃破碎的工具,如尖头小锤或自动冲头。
8.3 试样
制品 。
8.4 试验程序
将试样放在相同形状和尺寸的第二块试样上,在两块试样之间放上感光纸,并用透明胶带纸沿周边粘牢 。
感光纸应在冲击后 10 s内开始曝光并且在冲击后 3 min内结束。只分析那些线条最深的初始裂纹
冲击点的位置如下(见图4):
点 1:在一个角距边部 30 mm处(若是不规则形状的安全玻璃取其最尖角)。
点 2:在中心线距最近边部 30 mm处。
点 3:在试样的几何中心。当用整块前风挡玻璃制品时,在主视区的中心。
点 4:对于弯型玻璃制品取其长中心线弯曲最大的点作为冲击点。冲击其凸面,必要时,也可冲击凹面 。
8.5 结果表达
根据感光图上碎片的尺寸、形状和分布状态评价碎片状态。
图 4 冲击点位置
9人头模型试验
9. 1 试验目的
评价在钝物冲击下安全玻璃是否具有最低强度或粘结强度。如果需要,试验可在风窗玻璃制品上进行 。
9.2 装置与器具
9.2. 1 人头模型
如图 5,其重量为 10 kg±0. 2 kg.
1——5 mm厚毛毡帽;
2——球体;
3——颈形物;
4——横梁;
5——连接杆。
图 5 人头模型
9.2.2 装置
能使人头模型从规定高度 自由落下的装置或能使人头模型产生相当自由落下速度的投射装置 当使用这种投射装置时,其最终速度与 自由落下速度容许偏差为士1,,0
9.2.3 试样支架
对于平型试验片的支架如图 6所示,由两个机械加工的槽型钢框组成,其中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面,中间衬以橡胶垫。上、下钢框至少用 8个 M20的螺栓夹紧试验片。施加于 M20螺栓上的最小扭矩为 30 N ·m。1——宽度15 mm,厚度 3 mm,硬度为邵尔 A70°的橡胶垫;
2——螺栓。
图 6 试样支架
9.2.4 试 样
长度为1 100 mm+5-2mm,宽度为500 mm mm+5-2mm的平型试验片,或采用制品作为试样。
9 3 试 验程序
9.3.1 平型试验片的试验
平型试验片应保持在 20℃±5℃温度下至少 4h,然后立即进行试验。
将平型试验片安放在 9. 2.3条试样支架上的上钢框和下钢框之间。每个螺栓上施加的扭矩,应保证在试验时,试样的移动不超过 2 mm。试样的平面应与人头模型人射方向垂直。
将人头模型提升到规定高度后 自由落下,落点必须在试样中心 40 mm范围内,冲击的表面应是安装到车辆上的安全玻璃内表面,每块试样只允许冲击一次。
试验后毛毡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9.3.2 制品的试验
本试验仅适用于落体高度小于或等于 1.5 m。
将制品自由放置在支架上,其冲击面应是安装在车辆上时朝向乘客的那一面。支架由一与制品形状一致的刚体构成,支撑面覆盖一层厚 3 mm,宽 15 mm,硬度为邵尔 A7°。的橡胶垫。
支架置于一刚性物面上,其间垫一层厚约 3 mm,硬度为邵尔 A70°的橡胶垫。
制品表面应与冲击方向垂直。
人头模型应落在制品中心 40 mm范围内。
试验后毛毡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试验后毛毡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9.4 结果表达
根据不同速度钝物冲击下的试样破坏程度评价安全玻璃的强度或粘结力。
对于按 9.3.2条试验的安全玻璃,根据玻璃与中间层的粘结力情况以及中间层撕裂的尺寸、形式评价试验结果。